202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奋斗的一年,天安门地区管委会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紧紧抓住服务保障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这个纲,立足“四个中心”建设,做好“四个服务”,坚持以市级绩效任务为主线,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按照“精精益求精、万万无一失”的标准要求,全力以赴、守正创新、攻坚克难,圆满完成各项重大国事外事活动服务保障任务,核心区控规工作率先落地见效,地区和谐稳定局面更加巩固,旅游环境秩序持续向好,各项工作取得新发展新成效,年度绩效任务圆满完成。
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对我委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北京日报》《新京报》等媒体对我委服务保障工作进行了深度宣传报道。
一、2021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坚持真学实做,拿出实招硬招,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丰硕。坚决贯彻中央和市委部署,紧扣“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总要求,把党史学习教育与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一体贯通始终,采取党组领学、专家引路、课堂点题、研讨交流、参观见学等多种形式,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28次,分批次观看《党史故事100讲》系列讲座,用好党建“同心圆”阵地,学好“家门口”的党史故事,广泛开展“寻找身边的红色印记”主题党日活动近20次,极大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苦干实干的精气神。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4大方面20项具体实事全部完成,相关经验做法被《学习强国》《北京日报》等媒体刊物报道、转载。
(二)牢记“国之大者”,坚持守正创新,圆满完成重大国事外事活动服务保障任务。把服务保障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作为最生动最直接的党史学习教育,切实发挥主场主责主力军作用,多轮次优化完善城楼环境及大殿布设方案。一体统筹推进红墙粉刷、文物维保、金水河水质施治,确保了大会环境氛围最佳效果。贴合庆祝大会特点,细致精致极致协调做好广场党徽年号架设、参会人员用品设计摆放、现场保障等工作。严格落实庆祝大会疫情防控要求,把保密、消防、内保等安全工作贯穿服务保障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确保绝对安全。接续奋战,按时完成活动结束后设施撤场、环境恢复工作,确保天安门广场7月2日恢复对社会开放,让广大游客群众第一时间尽享盛典荣光。
(三)毫不放松,精准施策,持续巩固地区和全委疫情防控“双零”成果。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第一时间传达落实中央、市委市政府关于疫情防控最新指示要求,精准施策,动态调整疫情防控措施。邀请市疾控专家,对地区常态化疫情防控给予专业指导,督促驻区单位严格落实“四方责任”,对接疾控、公安等部门建立健康码异常人员核查、转运机制,组织开展“三类场所”检查5462家次。在升(降)国旗仪式等客流密集时段做好宣传引导,坚持广播提示、现场提醒工作机制,定期开展防疫消杀11次。严格执行“非必要不出京”等要求,坚持委内在岗人员定期核酸检测,要求干部职工积极接种疫苗,做到应接尽接。重要节日期间,成立疫情防控专项指挥机构,实行扁平化点对点指挥调度,精准管控,科学疏导,确保重大节日地区安全有序。
(四)坚持忧患于先,贯注“大安全观”,应急安全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立足特殊区位和功能属性要求,以平安地区建设为统领,持续完善应急保障能力提升制度机制,牵头成立地区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组织开展实战化实兵化综合演练,探索建立“秒级响应”“分钟处置”应急工作机制。以迎接安全生产“回头看”为契机,采取定期查、联合查、专项查等多种形式,开展施工场地、燃气安全、食品安全等各方面各领域安全检查,针对发现问题,制定一揽子整改措施,紧盯抓落实。完善政府主导、单位主责、专业部门主抓的消防安全责任体系,开展“体检式”消防安全检查,实现问题隐患动态清零。坚决守护好“城市生命线”,大力开展“文明驾车礼让行人”专项整治行动,全力维护好地区出行安全。
(五)聚焦“四个中心”,强化工作合力,综合服务保障能力实现新提升。建立健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重要会议、重大节日、市级活动服务保障工作模式和流程,圆满完成全国两会、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仪式、外事迎宾等党和国家重大国事外事活动服务保障任务。统筹做好冬奥会、冬残奥会相关景观环境整治、设施筹备各项工作。精心设计、周密组织,高标准完成重要场所环境布置有关工作,为国事活动营造良好环境氛围、展现国家气派、首都特色。稳妥有序推进城楼大殿常态化展陈恢复,做好天安门城楼随时开放准备。固化优化重大节假日服务保障工作机制,牵头组织全市20余家单位成立专项工作指挥部,落实落细“五一”“十一”节日期间地区疫情防控、环境布置、安全管控、客流疏导、参观服务等各项服务保障举措,营造安全祥和的环境氛围。
(六)围绕群众需求,强化精细治理,环境秩序体验感获得新提升。按照核心区控规和中轴线申遗工作要求,深入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开展“靶向”治理,迁出广场照相摊点,组织拆除与地区功能定位不符的商业网点。为营造良好参观环境和游览秩序,结合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于12月15日起实施天安门广场预约参观措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重大活动(节日)保障、客流疏导等难点问题拓宽预约渠道方式,简化参观预约程序,保障游客信息安全,提供现场综合服务。深化“城管+联合执法”模式,借势借力环故宫周边综合整治,持续推动无照游商、“黑照相”等违法现象“动态清零”。建立地区各方力量参与的共治模式,有效解决以共享单车为主的非机动车乱停放问题。开创流动式、即时式清收一体化保洁新模式,延伸天安门广场垃圾不落地行动覆盖面,“席地可坐”成为常态,国家卫生区市级复审和全国爱卫办专家组暗访圆满通过。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服务工作融会贯通,深化“大接诉即办”工作平台,第一时间响应群众合理诉求,积极协调驻区单位和保障部门优化服务措施,以首善标准提升精细化治理水平,在全市接诉即办有考核成绩考评月中,我委三率均为100%,并列全市第一。
(七)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地区红色基因赓续传承。服务接待中组部等46批次4200余人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开展现场教学,与市政协等30余批次3100余人共同组织主题党日活动,协调保障党史专题片等各类拍摄83次。向张桂梅所在学校、喀喇昆仑边防部队、邓小平故里管理局等单位赠送国旗,支持受赠单位和当地党员群众更好感悟党和国家的革命传统、宝贵经验、伟大成就。联合共青团市委恢复少年先锋岗活动,65所学校2000多名少先队员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用站岗仪式缅怀革命先烈、致敬人民英雄,表达爱国主义情怀。下大力气推动革命文物和珍贵物品的展示利用,在国家级文博机构展陈筹备中贡献天安门力量。
(八)突出政治引领,把牢政治方向,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天安门地区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有政治”的要求贯穿始终,持续抓好意识形态工作,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严肃党内政治生活,高质量完成基层党支部换届选举。细化完善管党治党制度体系,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纪委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我委落实方案。持续强化政治监督,制定完善《天安门地区管委会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具体措施》等文件,加强领导干部职工8小时外监督,健全完善重要节日、假期节点作风监督机制,强化监督提醒,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持之以恒紧盯“四风”问题监督,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和警示教育,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始终坚持把抓好巡视整改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建立专项督办“回头看”制度,委领导班子深入一线调研检查,对每项任务跟踪问效,推动整改任务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扎实做好巡视整改“后半篇文章”。
(九)创新制度机制,加强内部管理,不断推进自身建设科学化规范化。统筹市级绩效任务和委重点工作,科学构建绩效管理考评指标体系,制定《关于优化委内绩效管理推动地区服务管理能力再提升的意见》,编制全委绩效任务思维导图,以全过程绩效管理为抓手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全面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健全党领导法治工作机制,严格落实一把手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完善法治实施监督。坚持忠诚干净担当标准,持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积极为干部成长搭建平台、创造条件。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加强内部监督审计,管好用好财政资金,深化全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举措,独立完成全委年度绩效自评,切实增强各部门财政资金支出责任意识、效率意识。健全完善内部安全管理制度,完成内部办公用房调整、重点场所消防隐患专项整改。丰富网站内容,加快更新频次,委政府网站建设在全市四次季度检查中均并列第一。成功举办“忆峥嵘岁月、壮红色画卷”国画作品展藏活动,积极开展帮扶慰问,将“三送”工作品牌化、系列化、精品化。
二、2021年度日常履职考核清单完成情况
按照市政府关于年度绩效管理工作安排,天安门地区管委会在市政府绩效办的指导下,编制形成全年日常履职考核事项清单,对各项任务坚持全程闭环管理,定期跟踪问效,10项主要职责20项日常履职考核工作任务全部完成。
三、2021年度效能管理事项自查情况
根据《2021年度市级行政机关和区政府绩效考核实施方案》《2021年度日常履职考核事项评分标准》,对照涉及我委4大类11项效能管理事项考核标准,经认真自查,其中“预算执行”事项中,受疫情影响,部分项目预算未执行,部门结转结余率超出考评标准。现已逐项组织开展分析总结,在今后工作中将进一步严格预算申报,优化预算编制,降低结转结余率,确保资金使用规范高效。其他10项未发现问题。
四、2022年工作计划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北京冬奥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大事多、喜事多,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地区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一系列指示要求,深入学习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牢牢把握天安门地区中央政务、国际交往、国事活动核心承载地的功能定位,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四个中心”,做好“四个服务”,更好地服务保障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更好地提升群众参观体验,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着力在政务功能保障、疏解减量提质、安全维稳、精细化智慧化管理和文化建设上树标杆、做表率,奋力谱写天安门地区高质量服务管理工作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