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来,我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和北京市实施方案等中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立足地区实际,围绕中心工作,将法治建设落实到以服务保障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为主线的各方面工作之中,强化权力制约监督,注重法治能力提升,不断完善委内制度机制,持续提升地区治理能力。现将我委2019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2019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坚持以上率下,着力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意识和能力。一是切实履行法治政府建设主体责任。委党组始终将法治政府建设和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和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坚持与地区建设发展相结合、与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相结合、与干部队伍建设相结合,与委内重点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考核。深入贯彻《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坚持以上率下,注重示范引领,带头学、深入学,组织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设、政府网站建设和政务公开工作,参加交流研讨,开展调研提升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务实措施举措;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前学法、专题讲座、专家座谈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全委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谋划工作、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二是务实抓好依法行政专项培训。严格落实《北京市行政机关领导干部学法办法》,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结合地区建设发展和全委重点工作,建立干部学法年度计划清单,坚持专家授课与处级干部讲法相结合,在学法用法的深度、精度上下功夫,全年开展安全生产、突发事件应对、涉密项目采购等法律法规、政策解读会前学法6次;强化法治培训的实际效果,组织全委干部集中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政务信息、政务公开、绩效管理、预算执行等专题培训,培训总课时30学时。三是不断扩大法治宣传教育覆盖面。制定宪法宣传日专项工作方案,组织开展党员干部宪法宣誓;发挥职工文化长廊和办公场所阵地作用,张贴宪法修正案、监察法、国旗法、食品安全法以及党内“六大纪律”等专项法规海报;结合重大活动、重要工作推进会、现场检查调研等契机,做到保密、安全生产、消防、治安管理等法律法规宣教常态化,持续强化依法行政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围绕中心工作,不断提升依法行政工作水平。
一是严格履行依法决策程序规范。委领导班子始终高度重视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规范,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和委党组《关于加强风险防控完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对涉及地区管理服务的重要事项,注重深入开展一线调研,广泛听取地区广大游客、驻区单位、工作力量的意见建议;对于国庆服务保障、城楼修缮、大客流疏导等重点工作和专业性强的重要工作,广泛征求各方面专家意见,认真开展风险评估,确保决策科学性、民主性和合法性。夯实行政诉讼应诉保障基础,明确行政应诉工作主责部门,建立健全由委1名专职干部、2名兼职干部、法律顾问单位3名专职律师组成的专业行政应诉工作队伍,同时通过开展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法规内容解读,进一步增强行政应诉工作人员行政应诉业务能力。二是持续优化权力运行监督机制。制定《2019年依法行政、普法依法治理和政务公开工作清单和责任清单》,列明具体任务内容,明确专项责任部门,做到法治建设责任落实落细落到位;健全完善《关于进一步加强保留公务用车使用管理的规定》《推行绩效管理的意见》等内部管理制度,提升内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明确各部门主要同志是第一责任人,层层压实责任,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发现、督促纠正,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强化优化监督机制,成立内部审计小组,对国庆项目实行全过程监督审计,确保专项资金规范安全和高效使用;健全风险评估、评价监督等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内控关键岗位及职责,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三是不断完善合法性审查工作机制。严格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规范和合同审批程序,对重大决策、重要制度、民事合同开展合法性审查。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工作制度,聘请律师事务所担任法律顾问。2019年委托法律顾问对65件次合同协议和内部制度文件开展了合法性审查,组织开展现场法律服务13次;主动做好2018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公开工作。2019年,未发生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案件。
(三)立足地区实际,切实提升地区治理效能
一是积极推进地区法治建设。围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法治建设、制度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立足近年来地区法治建设遇到的新问题新需要,组织开展地区管理服务制度文件修订前期论证,深刻分析现行《天安门地区管理规定》在行政执法边界、授权权限、治理手段、协调力度等方面与新形势新要求的适应性和协调性,科学论证修订管理规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按要求提交专门立法建议,努力推动构建与地区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提升更加适应的制度保障。二是切实落实地区依法行政统筹职责。地区安全生产委员会成立后,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组织协调、监督管理职责,主动作为、履职担当,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成立工作专班制定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全国两会等重大活动、重要时期地区安全工作方案或应急预案,组织施工单位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加强安全技能培训,强化现场随机检查,严格人员设备监管;切实发挥统筹和监管职责,加强对地区消防、工商、食药、交管等执法部门的协同督导。2019年组织施工安全协调会60余次,组织地区消防、工商、食药等执法部门开展地区安全检查23次,推动架空线整改等30项环境秩序问题得到有效治理。三是创新开展地区环境秩序治理。立足地区实际,健全深化“公安+城管+N”联合执法模式,明确“治安吹哨、城管警队报到”的执法新模式,搭建点线面相结合的立体防控格局;成立环境秩序工作专班,实行“日信息专报、周分析研判、月会商督导”工作机制,聚焦环境秩序难点问题,联防联控、主动帮扶、疏堵结合,不留时间空白、管理死角,多措并举推动地区环境秩序治理;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始终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规范执法程序,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创新行政执法方式,强化执法人员考核培训,力求达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四)丰富宣传形式,着力营造地区法治共治氛围
一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宪法宣传系列活动。组织地区单位运用户外显示屏、公园宣传栏及内部宣传阵地和载体,张贴宪法宣传海报、滚动播放宪法宣传口号;积极发挥地区爱国主义教育阵地作用,面向游客,将宪法理念和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有机融合,开展主题志愿服务讲解近50场;组织驻区中央、市属15家单位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讲座。二是提升地区法治宣传社会效应。组织地区执法部门在驻区单位、施工工地、经营门店等区域积极开展反恐防暴、安全生产、食品安全、交通安全、执法检查、普法宣讲;开展“防范火灾风险,建设美好家园”119消防宣传主题活动,举办年度微型消防站比武竞赛和消防综合演练观摩活动,强化专兼职消防人员业务技能,提升驻区相关单位干部职工和社会群众消防安全意识。三是以公开促制度落实和服务提升。积极做好机构信息、预决算、政府采购、招投标等重点领域信息主动公开工作,有序推进政务公开全清单编制和利用工作,制定主动公开全清单,强化清单管理,落实动态更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门户网站、首都之窗等平台,规范做好政务信息依申请公开,优化官网咨询建议栏,主动加强与网民沟通交流,及时回应群众咨询诉求。2019年门户网站转发国务院政务信息109次,转发国内主流媒体新闻906条;主动公布地区及我委相关通知公告、工作动态和重点领域政务信息约40条,网站咨询服务栏目收到咨询466次,应答率为100%。按程序规范办理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事项1件。
2019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和市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具体指导下,我委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存在着以下不足:一是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与首都核心区功能定位的新形势新要求还存在差距;二是以政务公开促进工作落实、助力法治政府建设的作用发挥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干部法治教育形式和地区普法效果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二、2020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2020年,我委将按照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部署要求,围绕地区中心工作,着力健全地区治理体系,严格落实政务公开要求,不断提升法治宣传教育成效,推动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取得更大发展。
(一)进一步完善地区治理体系建设。结合地区实际,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法治政府建设部署安排,围绕“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和“四个服务”职责要求,提高站位、履职担当,广泛征求意见,深化调研论证,努力推动地区治理在授权权限、手段方法、协调力度等方面与新形势更加适应,努力构建服务大局、适应发展、权责清晰、协调有力、管理有序、服务高效的基础性制度规范,为地区治理体系完善和治理能力提升提供更加坚实的制度基础。
(二)进一步强化政务公开力度。立足地区特点,充分运用好委门户网站及其他专门对外公开平台,严格落实并动态更新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全清单,强化党员领导干部政务公开专项培训,以绩效评价体系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健全政务公开监督机制,严格落实主动公开,规范办理依申请公开,深化政策解读,优化网民互动交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切实发挥好以公开促落实、以公开促管理、以公开促服务的作用,积极助力法治政府建设。
(三)进一步提升法治培训宣传效果。充分利用宣讲家等普法教育资源,发挥律师顾问单位作用,采取现场教学、法庭旁听等直观生动的方式,增强针对性和实用性;持续开展会前学法干部讲法,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依法行政能力。严格落实普法责任制和《北京市普法责任制清单(第二批)》,立足地区功能定位,把握特色资源优势,统筹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内容的普法宣传,切实发挥好国家和首都窗口的示范作用。